【閱讀隨筆】
你不應該單純相信您所看到的
新聞上介紹著,新奇美食、名媛佳麗的創業故事
政府政策的議題、新商品的分享、財經政策的利多
您有想過這些新聞背後的形成原因嗎?
其實您所看到的新聞多數都是做出來的
做並非不真實,而是通過邀請或是溝通後所產生的新聞
如果您還相信記者是自己在路上沿街找新聞,站在路上就可以拍到車禍或是愛心故事
那這記者一定是超人,每天哪有這麼多新聞可以找,來補足每天至少一個小時以上的新聞量
以下是大部分新聞來源的方法
透過邀請:經由廠商透過公關公司發送新聞稿,邀請媒體採訪
(您所看到的愛心新聞,很多也是社福單位的採訪邀請)
透過溝通:特定重大事件,記者聯絡該公司公關或是特定廠商、人事物進行採訪
公家單位:醫院、警局、政府機關特定事件發佈時,也會邀請媒體採訪
其他方式:BBS、臉書、國外新聞、外國影片等
而媒體的採訪流程,從一早招開內部的採訪會議,決定今天記者要跑的單位及採訪內容
記者外出採訪或SNG現場直播,採訪內容送回公司進行編輯會議,出刊或是安排撥出順序
而以上是一般媒體的採訪流程
而現在的媒體,多數因有廣告及營運的壓力,所以造就在採訪上,除了要贏合大眾胃口
更要達到增加收入,減少支出,並且讓廣告主願意持續投放廣告
所以因此可能造就了,新聞媒體的刊登,
會因廣告金主的背後壓力,產生了不確定性的新聞報導
從政治面、到經濟面都會有這樣的報導壓力(股市、房市、政府政策、企業形象等)
也因消費大眾的觀點需求,更專注在型男、美女或是趣味性議題(因此廠商大多打美女牌來邀請媒體)
而任何媒體的播報也都是可以影響人民輿論以及民意的改變
從去年沸沸騰騰的瘦肉精,後來的藝人打人事件
林書豪的熱潮到林益世貪污案件的發生
接連李宗瑞、釣魚台到反旺中案
以上舉例都是一個接一個的新聞案件,如果對照時間點可以發現
透過另一重大新聞發生,可以減少人民對某些新聞的後續關注焦點
現在的你,知道美國牛瘦肉精問題還沒解決嗎?而你在意嗎?
你知道食品的塑化劑問題真的解決了嗎?而你在意嗎?
一些重大貪汙事件,你知道判決結果了嗎?而你在意嗎?
政府的兩岸政策持續的簽訂,你知道後續的影響嗎?而你在意嗎?
而人民隨媒體起舞,造就媒體治國,甚至財團或是政治力的手也可以涉入
我們更應該理性地去判斷新聞,不要單純地相信
更可以透過較中立的新聞媒體、網路媒體(公視或是CNN等)
多方的資訊來源,了解正反兩方的意見,正確地判斷是非
拉高國際視野,並了解任何政策的後續影響,而不隨風起舞或是漠視未來權益
祝福大家成為有智慧的閱讀人
閱讀 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read.life
也謝謝您對閱讀的支持
讓閱讀可以成為正面的影響力
http://readlife.weebly.com/259032534538321357122796321205.html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分享閱讀 http://www.facebook.com/read.life
交換閱讀 http://bit.ly/ZQ73vu
公益閱讀 http://readlove.weebly.com/
↓ ↓ 每周精選閱讀,歡迎一起來討論 ↓ ↓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read.life/posts/10152966506990057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